09
|
二十年前,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负责企业家与高层经理培训项目,当时我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回来。
因为我在哥大主要是跟随导师做“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研究”,所以,在培训课堂上,我选择了一个题目,那就是讲授中国优秀企业与西方一流企业的对比。
当时,有学生把我讲课的内容整理出来,我把这些内容发表在《经济观察报》,引起了小小的轰动。
这个系列后来整理成《差距》一书出版,因为这一系列文章,我与中国一批优秀企业家如万科王石,联想柳传志,TCL李东生,波司登高德康等相识,后来受他们的邀请,为这些公司提供战略咨询或培训服务,由此也开始了我的咨询生涯。
因为学社会学的原因,我对社会基层文化有本能的偏爱,于是后来做了一个转型,不再为大企业做服务,而是把服务对象转到了成长型企业,研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战略与执行。
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,我们很快在全国做了不少公司,规模大的时候,也做到了上千人。但我在最红火的时候,却退出咨询与培训业。
一、我为什么从咨询培训业隐退十年
2012年之后,随着房地产与互联网的兴盛,我发现我讲的这一套战略体系难以与现时吻合,因为我的知识体系是追随德鲁克,是一套以客户为核心,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体系。
但在房地产火爆与互联网讲究“快”,讲究“秒杀”,讲究如何与资本结合“一夜暴富”的时代,出现了一大批“新贵”公司,这些公司的成功逻辑,显然远远超越了德鲁克的体系。
坦率地说,我开始感到迷惘,甚至觉得是不是自己错了?于是,我停下了咨询与培训业务,开始做两件事,那就是:第一,补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,第二,学习、体验与研究互联网。
坦率地说,这十年于我个人而言,是有收获的,我在知识体系上,终于补上了自己的两个短板,一个是互联网,另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。
互联网让我明白了科学技术的强大,而中国传统文化让我感受到了脚下这块土地的力量。把这两块知识短板补上,再回头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,我发现,环境变了,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。
二、主要矛盾:上半场短跑与下半场马拉松
所谓环境变了,讲的是最近些年,一大批所谓的“暴富”大企业倒下了,一批所谓资本运营的“巨头”衰落了,海水退下,我们看到了有多少企业没有穿裤子。
而所谓历史性的课题,讲的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上半场,转换到了经济下行的下半场。
要知道,我们几乎所有的企业,都是在高速增长中发展起来的,上半场习惯了百米与短跑冲刺,可下半场却是一块马拉松,让一大批习惯了百米短跑的企业老板,去参加42.195公里的马拉松,结果会是什么?
这就是我提出的目前企业的主要矛盾:上半场经济高速增长的短跑,与下半场经济下行马拉松之间的矛盾。时代呼唤着马拉松企业家,可现实中,却是大量的短跑企业家拥挤在赛道。
这本书是我交出的第一份答卷。在这份答卷中,我希望借助我过去几十年我对中国企业咨询与研究的心得,借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,对互联网的研究心得,能够对这一历史性课题,提出我的思路与解决方案建议。
三、没有意识到下半场的不同,后果很严重
在我看来,今天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,是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下半场做企业的方法,与上半场做企业的方法,有着质的不同:
意识不到这种不同的后果是什么?是企业对于资源的分配、战略方向的选择、以及市场定位都出现偏差,从而无法适应市场的真实需求和变化,甚至可能面临生存的危机。
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章:《企业的五种死法:活下去不是战术,是战略》,为什么万科,华为这样的优秀公司,都在把“活下去”当成未来几年公司第一战略?这至少说明他们对于企业生存环境的判断,比我们很多企业要严峻得多。
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,我想通过这本书向大家疾呼:上半场已然进入尾声,进入下半场的转折点正在来临,战略不是赢在起点,也不是赢在终点,而是赢在转折点。这就是第一章《放弃幻想,准备战斗》。的核心思想。
同时,我也想通过对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一些世界级企业的研究,比如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三星(第三章《下半场战略实操分析:生死决策大会如何挽救了三星》),经历了中东石油危机,911危机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(第四章《员工第一,客户第二,美国西南航如何持续盈利47年?》),来给中国企业一些启示,那就是危机来临之际,重要的是做战略方向的调整(三星),重要的是打造核心竞争力(三星)。
如果在转折点,既不做战略方向调整,也不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,那么,后果就可能严重,我在第二章讲了五种死法,可能总有一种适合你。
|